首頁 > 詩詞 > 魏晉

魏晉的詩文1/81頁

形式:

贈摯仲治詩

君子有逸志,棲遲于一丘。仰蔭高林茂,俯臨淥水流。

恬淡養玄虛,沈精研圣猷。

秋可哀

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蕭條。火回景以西流。天既清而氣高。

壤含素霜。山結玄霄。月延路以增夜。日遷行以收暉。

屏絺绤于笥匣。納綸縞以授衣。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陳蕪。

綢筱朔以斂稀。密葉槭以損疏。雁擢翼于太清。燕蟠形乎榛墟。

秋可哀兮良夜之遙長。月翳翳以隱云。星朧朧以投光。

映前軒之疏幌。照后帷之閑房。拊輕衾而不寐。臨虛檻而褰裳。

感時邁以興思。情愴愴以含傷。秋可哀兮哀南畝之菜荒。

既采蕭于大陸兮又刈蘭乎崇岡。

秋胡行

泛泛綠池。
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
隨風靡傾。
芙蓉含芳。
菡萏垂榮。
夕佩其英。
采之遺誰。
所思在庭。
雙魚比目。
鴛鴦交頸。
有美一人。
婉如清揚。
知音識曲。
善為樂方。

三洲歌 其三

湘東醽醁酒,廣州龍頭鐺。玉樽金鏤椀,與郎雙杯行。

述志詩 其二

斥鷃擅蒿林。仰笑神鳳飛。坎井蝤蛙宅。神龜安所歸。恨自用身拙。任意多永思。遠實與世殊。義譽非所希。往事既已謬。來者猶可追。
何為人事間。自令心不夷。慷慨思古人。夢想見容輝。愿與知己遇。舒憤啟幽微。巖穴多隱逸。輕舉求吾師。晨登箕山巔。日夕不知饑。
玄居養營魄。千載長自綏。

六言詩十首 其九

老萊妻賢明。不愿夫子相荊。相將避祿隱耕。樂道閑居采{艸/汧}。終厲高節不傾。

褚先生引諺

美女入室,惡女之仇。

晉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七 平玉衡

平玉衡。糺奸回。萬國殊風。四海乖。禮賢養士。羈御英雄。

思心齊。纂戎洪業。崇皇階。品物咸亨。圣敬日躋。聰鑒習下情。

明明綜天機。

老大

老大心思久退消,倒巾終日面岧峣。
六年無限詩書樂,一種難忘是本朝。

贈劉琨詩二十首 六

疇曩伊何。
逝者彌疏。
溫溫恭人。
慎終如初。
覽彼遺音。
恤此窮孤。
譬彼樛木。
蔓葛以敷

運命論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唱之而必和,謀之而必從,道德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讒構不能離其交,然后得成功也。其所以得然者,豈徒人事哉?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運也。

  夫黃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鳴而圣人出,群龍見而圣人用。故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而阿衡于商。太公,渭濱之賤老也,而尚父于周。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不才于虞而才于秦也。張良受黃石之符,誦三略之說,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漢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非張良之拙說于陳項,而巧言于沛公也。然則張良之言一也,不識其所以合離?合離之由,神明之道也。故彼四賢者,名載于箓圖,事應乎天人,其可格之賢愚哉?孔子曰:“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天降時雨,山川出云。”詩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運命之謂也。

  豈惟興主,亂亡者亦如之焉。幽王之惑褒女也,祅始于夏庭。曹伯陽之獲公孫強也,征發于社宮。叔孫豹之昵豎牛也,禍成于庚宗。吉兇成敗,各以數至。咸皆不求而自合,不介而自親矣。昔者,圣人受命河洛曰:以文命者,七九而衰;以武興者,六八而謀。及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故自幽厲之間,周道大壞,二霸之后,禮樂陵遲。文薄之弊,漸于靈景;辯詐之偽,成于七國。酷烈之極,積于亡秦;文章之貴,棄于漢祖。雖仲尼至圣,顏冉大賢,揖讓于規矩之內,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孟軻、孫卿體二希圣,從容正道,不能維其末,天下卒至于溺而不可援。

  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周于魯衛;以仲尼之辯也,而言不行于定哀;以仲尼之謙也,而見忌于子西;以仲尼之仁也,而取仇于桓魋;以仲尼之智也,而屈厄于陳蔡;以仲尼之行也,而招毀于叔孫。夫道足以濟天下,而不得貴于人;言足以經萬世,而不見信于時;行足以應神明,而不能彌綸于俗;應聘七十國,而不一獲其主;驅驟于蠻夏之域,屈辱于公卿之門,其不遇也如此。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己養高,勢動人主。其所游歷諸侯,莫不結駟而造門;雖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退老于家,魏文候師之,西河之人肅然歸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間其言。故曰: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而后之君子,區區于一主,嘆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沈湘,賈誼以之發憤,不亦過乎!

  然則圣人所以為圣者,蓋在乎樂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奪。譬如水也,通之斯為川焉,塞之斯為淵焉,升之于云則雨施,沈之于地則土潤。體清以洗物,不亂于濁;受濁以濟物,不傷于清。是以圣人處窮達如一也。夫忠直之迕于主,獨立之負于俗,理勢然也。故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前監不遠,覆車繼軌。然而志士仁人,猶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將以遂志而成名也。求遂其志,而冒風波于險涂;求成其名,而歷謗議于當時。彼所以處之,蓋有算矣。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故道之將行也,命之將貴也,則伊尹呂尚之興于商周,百里子房之用于秦漢,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道之將廢也,命之將賤也,豈獨君子恥之而弗為乎?蓋亦知為之而弗得矣。

  凡希世茍合之士,蘧蒢戚之人,俛仰尊貴之顏,逶迤勢利之間,意無是非,贊之如流;言無可否,應之如響。以窺看為精神,以向背為變通。勢之所集,從之如歸市;勢之所去,棄之如脫遺。其言曰:名與身孰親也?得與失孰賢也?榮與辱孰珍也?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車徒,冒其貨賄,淫其聲色,脈脈然自以為得矣。蓋見龍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飛廉、惡來之滅其族也。蓋知伍子胥之屬鏤于吳,而不戒費無忌之誅夷于楚也。蓋譏汲黯之白首于主爵,而不懲張湯牛車之禍也。蓋笑蕭望之跋躓于前,而不懼石顯之絞縊于后也。故夫達者之筭也,亦各有盡矣。

  曰:凡人之所以奔競于富貴,何為者哉?若夫立德必須貴乎?則幽厲之為天子,不如仲尼之為陪臣也。必須勢乎?則王莽、董賢之為三公,不如楊雄、仲舒之闃其門也。必須富乎?則齊景之千駟,不如顏回、原憲之約其身也。其為實乎?則執杓而飲河者,不過滿腹;棄室而灑雨者,不過濡身;過此以往,弗能受也。其為名乎?則善惡書于史冊,毀譽流于千載;賞罰懸于天道,吉兇灼乎鬼神,固可畏也。將以娛耳目、樂心意乎?譬命駕而游五都之市,則天下之貨畢陳矣。褰裳而涉汶陽之丘,則天下之稼如云矣。椎紒而守敖庾、海陵之倉,則山坻之積在前矣。扱衽而登鐘山、藍田之上,則夜光玙璠之珍可觀矣。夫如是也,為物甚眾,為己甚寡,不愛其身,而嗇其神。風驚塵起,散而不止。六疾待其前,五刑隨其后。利害生其左,攻奪出其右,而自以為見身名之親疏,分榮辱之客主哉。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義。故古之王者,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古之仕者,蓋以官行其義,不以利冒其官也。古之君子,蓋恥得之而弗能治也,不恥能治而弗得也。原乎天人之性,核乎邪正之分,權乎禍福之門,終乎榮辱之算,其昭然矣。故君子舍彼取此。若夫出處不違其時,默語不失其人,天動星回而辰極猶居其所,璣旋輪轉,而衡軸猶執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于斯矣。

分類標簽:憂思感慨命運

《論語》詩

守死善道,磨而不磷。直哉史魚,可謂大臣。見危授命,能致其身。

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善哉行·其一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
溪谷多風,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還望故鄉,郁何壘壘!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憂來無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今我不樂,歲月如馳。
湯湯川流,中有行舟。
隨波轉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馬,被我輕裘。
載馳載驅,聊以忘憂。

分類標簽:樂府軍旅生活

征遼東歌

天地開辟,日月重光。
遭逢際會,奉辭遐方。
將掃逋穢,還過故鄉。
肅清萬里,總齊八荒。
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浣溪沙 其一 戊寅坡誕日,為壽蘇小集于孫氏之弘一齋,主人出家藏馮少眉

一飲無名偕壽蘇。須眉宛在尚能呼。神傳古鐵自如如。

七哀詩二首 其一

北芒何壘壘。高陵有四五。借問誰家墳。皆云漢世主。

恭文遙相望。原陵郁膴膴。季世喪亂起。賊盜如豺虎。

毀壤過一抔。便房啟幽戶。珠柙離玉體。珍寶見剽虜。

園寢化為墟。周墉無遺堵。蒙蘢荊棘生。蹊徑登童豎。

狐兔窟其中。蕪穢不復掃。頹隴并墾發。萌隸營農圃。

昔為萬乘君。今為丘中土。感彼雍門言。凄愴哀今古。

題畫 其三

楊花如雪正飛春,新水茫茫浸綠蘋。桃葉桃根何處是,東風愁殺渡江人。

贈王彪之詩

長楊蔭清沼,游魚戲綠波。

與王胡之詩

鮮冰玉凝,遇陽則消。素雪珠麗,潔不崇朝。膏以朗煎,蘭由芳凋。

哲人悟之,和任不摽。外不寄傲,內潤瓊瑤。如彼潛鴻,拂羽雪霄。

寡婦詩

霜露紛兮交下。
木葉落兮凄凄。
候鴈叫兮云中。
歸燕翩兮徘徊。
妾心感兮惆悵。
白日急兮西頹。
守長夜兮思君。
魂一夕兮九乖。
悵延佇兮仰視。
星月隨兮天回。
徒引領兮入房。
竊自憐兮孤棲。
愿從君兮終沒。
愁何可兮久懷。

青玉案 戊戌元元宵客京師賦

千門夜色霏香霧。又春滿、朝天路。回首舊游誰與語。金波影里,水晶簾下,總是關心處。征衫著破愁成縷。留滯京塵甚時去。旅館蕭條情最苦。燈無人點,酒無人舉。睡也無人覷。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答許詢詩 其二

爭先非吾事,靜照在忘求。

答趙景猷

義著往葉。
分珍來裔。
庶幾與子。
終茲不{殺攴}。
豈如冬夏。
寒暑易節。
斯誠既著。
信不待誓。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91麻豆国产福利精品-99精品中文字幕在线aⅴ-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古典名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