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網
首頁
古典名著
古典名著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作者大全
詩詞
詩詞
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朝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朝
明代
清朝
近現代
首頁
>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四杰齊名,原并非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評其詩。杜甫《戲為六絕句》有“王楊盧駱當時體”句,一般即認為指他們的詩歌而言;但也有認為指文,如清代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謂“此首論四六”;或認為兼指詩文,如劉克莊《后村詩話·續集》論此首時,舉賦、檄、詩等為例。
王勃
[
唐代
]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王勃的詩文
(88篇)
盧照鄰
[
唐代
]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
盧照鄰的詩文
(125篇)
駱賓王
[
唐代
]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
駱賓王的詩文
(132篇)
楊炯
[
唐代
]
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顯慶六年(公元661年),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
楊炯的詩文
(36篇)
作者
李白
陸游
劉克莊
楊萬里
趙蕃
弘歷
蘇軾
梅堯臣
方回
白居易
王世貞
黃庭堅
陳造
范成大
張耒
屈大均
蘇轍
王安石
歐大任
胡應麟
佚名
項安世
邵雍
宋祁
司馬光
姚燮
陳著
方岳
曹勛
樓鑰
杜甫
魏了翁
吳芾
陳維崧
佚名
白玉蟾
王之道
韓淲
洪咨夔
歐陽修
張镃
程敏政
劉崧
周紫芝
程公許
戴復古
劉基
王十朋
曾豐
韓維
王炎
佚名
文天祥
鄧云霄
周必大
賀鑄
喻良能
李綱
文同
宋庠
馬鈺
晁說之
李曾伯
李東陽
胡奎
李彌遜
釋文珦
舒岳祥
強至
晁補之
高啟
釋印肅
陳普
辛棄疾
姜特立
楊維楨
李夢陽
王洋
齊己
陸文圭
劉禹錫
顧璘
岳珂
陳宓
楊慎
陳師道
韓元吉
劉敞
郭之奇
虞儔
朱熹
孫應時
楊士奇
袁宏道
仇遠
釋德洪
郭印
郭祥正
邵寶
王冕
詩詞類型
哀愁
哀悼
哀歌
哀傷
哀思
哀嘆
哀痛
哀怨
愛國
愛民
愛慕
愛情
愛人
安慰
懊悔
白菊
百姓
傍晚
胞弟
抱負
杯古
悲愁
悲愴
悲憤
悲歌
悲觀
悲劇
悲苦
悲涼
悲切
悲秋
悲傷
悲嘆
悲痛
悲惋
悲壯
碑記
碑文
奔放
比喻
避諱
邊將
邊疆
邊塞
貶謫
變化
表演
別愁
別離
別情
不滿
不舍
才女
采蓮
殘春
策論
策略
茶葉
禪意
禪隱
猖狂
悵然
悵惘
唱歌
唱和
嘲諷
誠信
乘船
池塘
憧憬
惆悵
酬答
酬和
酬贈
愁病
愁恨
愁苦
愁悶
愁情
愁思
愁緒
愁怨
出游
出征
初夏
初中古詩
初中文言文
除夕
楚辭
觸景感懷
觸景傷情
觸景生情
傳記
傳說
船夫
垂釣
垂柳
春殘
春愁
春光
更多>>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91麻豆国产福利精品-99精品中文字幕在线aⅴ-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古典名著网